星期一, 11月 28, 2005

Dog Mom 艾姊升格當狗媽囉!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搜尋,我們在 11-5-2005 接從流浪動物之家認養的狗兒 Sunny 回家.

魔女颶風卡崔娜橫掃美國南方墨西哥灣海濱兩州後,上萬災民無家可歸,更有無以數計的寵物們落難.災民逃命都來不及,當然也顧不得阿貓阿狗.有些被淹水沖走了,不知何處尋覓.美國有些保護動物組織,派送義工到災區救援無依的動物.被送到內部拉斯加州來的災貓災狗不下兩三百.

聽到新聞報導之後,心想,我們打算認養一隻狗也有好些時日了,一直等下去也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於國難之時,除了捐款救助災民,不如也向這些可憐的動物伸出援手.

我們一共造訪了四間流浪動物收容所,每一家都去了兩三次,最遠的地方要開一個半小時的車.還上 www.petfinder.org 瀏覽在附近的收容所內是否有合適的狗兒.

認養寵物決非易事,每隻流浪狗都有可憐的身世,真希望都能幫上忙.但,選到不合適的,日後人狗都受累,所以我們特別謹慎.

看來看去,選了又選,最後相中 Sunny.當時,她才被撿去收容所一週,還沒有名字,只有編號.她並不是卡崔娜颶風難狗.在我們搜尋的過程中,很高興得知認養卡崔娜落難寵物活動得到十分熱烈的響應.到我們下決定時,多數已被認養.也有些被主人領回,皆大歡喜.

原來是個心意,沒認養到卡崔娜颶風難狗不能說可惜,遇上在愛荷華鄉間公路流浪的 Sunny 是份緣.

取名 Sunny 因著她一身泛紅金色毛髮,酷似我在聖地牙哥居住時鄰家養的狗朋友 Sunny,也是混種狗,一樣是在流浪之家被認養的.鄰居們都很喜歡這隻 Sunny,叫她 Sunny Girl.常常,我下班回家後會去找她玩.現在我家 Sunny 雖然不住在陽光滿滿的南加州,卻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溫暖.

歡迎參觀 Sunny 相本:

foto.ajepaper.net/Sunny_Dog/sunnydog.html

星期三, 9月 14, 2005

ZH Test 中文筆試大凸槌

昨天跟公司編了藉口早退,跑去 p-a-y p-a-l 面試。

實在太想離開現在的工作了,明明知道薪水少很多很多,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去應徵中文普通話客服人員的職位。

簡體字我看的懂,雖然不會寫,因為能用電腦打簡體字,也沒什麼大關係。

結果呢… 聽說普通話的能力沒考,只讓我筆試,回答五個問題。

其中一題要我寫寫「互聯网」對工作的影響。

我心想這「互聯网」是什麼網站?這麼出名,每個人都曉得?我不是大陸來的,不知者無罪吧?

所以,我就在答案紙上寫:『抱歉!我不知道互聯网是怎麼樣的一個網站,所以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接著就描述一下現在任職的公司使用網路的情況,省得答案紙白白的,好像我寫不出東西似的。

回家一查,才知道原來「互聯网」就是...

唉,想靠中文混吃飯,不通曉彼岸的新名詞可不行!

這下我與 p-a-y p-a-l 的緣分難料哦?


※※※


不能把人家公司名字直接寫出來,不然有洩題的嫌疑,呵呵呵…

基層客服人員的薪資普通,單身可以過的去,養家就難了。像在聖地牙哥 (San Diego) 那樣高消費的城市,c-o-x 電話客服人員起薪時薪為 9~10 美元。而在平均生活消費地很多的歐馬哈 (Omaha),p-a-y p-a-l 的起薪時薪是 12~13 元,如果會美語以外的語言,時薪還會加 1 元左右。其他員工福利也不錯。此企業不斷成長擴張,未來三個月內要增加 70 名客服人員。雖然我可能沒望了,還是把這個就業情報貼出來。意者請自行到 p-a-y p-a-l 網站查詢。

星期二, 8月 09, 2005

Jerry 傑利

Aug 9th…

Today i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farewell to Jerry.

I, by fortune or fate, went to my first and his very last show. My voyage in this universe had since sailed into a new dimension.

Events after events mark a decade in my personal lif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4. Jerry's tenth is my tenth of something. Our paths seemed to have crossed in such a way that he set a milestone in my life though I wasn't a fan fan.

I hail to the diversity of ideas of personal freedom. Today, I celebrate the life of Jerry in a little corner of my heart. And I praise the roses that will not fade away.

星期五, 4月 22, 2005

10-Year 十年一覺美國夢

二OO四年對我而言,真是特殊的一年。

我到美國來滿了十年,和我先生相識十年。還有許多事發生…

十年重了十磅。

取得公民權,也剛巧在同一年,頭一次參加美國總統大選投票。

學會游泳。一直是旱鴨子的我,十多年前曾經參加暑期課程,剛到美國時也去過成人班,總不能克服怕水的心理障礙,只會飄個兩下。沒想到有學會的一天,真要感謝我先生的耐心!雖然我的技術很爛,至少會耍一下狗爬式、蛙式和仰式。因為不太會換氣,不太敢用自由式。

在游泳池會游後,去海邊比較敢玩水,試了幾次 bodyboard (臥式衝浪板/中浮板/趴板),也跟我先生一起去浮潛。不過我不敢離岸太遠,也不敢在海裡游泳。

第一次正式遊酒莊。雖然不是頭一次到酒莊品酒,卻不折不扣的是第一次專門為品酒而計劃旅程。

第一次去賭城。

買了生平第一間房子。

如此看來,我正逐步實現美國夢。

美國夢?

我可沒有美國夢。少女時期,風迷杜倫杜倫一類的英國樂團,常常幻想去英國,卻因著機緣來到美國,轉眼竟然也十年了。

只要全家平安健康,我就滿意了。沒有飛黃鵬達的美國夢。


※※※※※


這篇原來寫於二OO四年的最後一天,作為十週年紀念。然而,一直無法完成一篇像樣的文章,和流水帳差不多。

人生之中有幾個特殊的年頭?

也許一、兩項重要事件足以將某年標為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年。我那幾項初體驗,或者與外人言微不足道,二OO四,對我來說,是這樣的一年。

帳本,並不是為得獎而製作的…

星期一, 3月 28, 2005

Independence from Rice Cooker 從電鍋獨立

我從來沒用過象印電鍋或任何價格昂貴的多功能電子鍋。

小時候家裡用大同,一直用到我出國留學。在美國,用的是大賣場買到最便宜的單一功能電鍋,只能煮三到四人分。十年過去了,沒什麼可挑剔之處。

多功能電子鍋對我而言,如同非洲一般遙遠。當然我知道它的好處多多,方便忙碌的職業婦女。可是,蒸燉煮炸都能用一般爐子,我為什麼要去買一個多功能電子鍋?至於定時裝置嘛…我家中無老小,不需要在特定時間開飯。反正用電鍋煮飯花不了三十分鐘,等待的時間拿去炒菜,剛好。

說我實際到冷血吧!當網友們吹起一片懷舊風,熱衷地討論著大同電鍋,在海外哪裡買得到…我讀了一點特殊的感覺也沒有。聊起幼時看過的卡通和漫畫,可能會令我淚眼汪汪,卻對大同電鍋絲毫不留戀。

電鍋就是電鍋,是樣工具。壞了,再去買一個。商店裡有大同,我會買大同;沒有,我可不會特別花心力去找。

曾有朋友告訴我一個廣為流傳於印度裔美國人間的真人真事故事:某印度家庭,全家到迪斯奈樂園玩,怕買不到飯吃,便自己帶了米和電鍋一同旅遊。

身為一名遊子,我將變通視為唯一原則。在野外,就地取材,竹筒能拿來煮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一定侷限於電鍋?

我當留學生時,電鍋在美國不如今天普遍、價廉。校外租的房子怎麼可能附有電鍋?那時認識的一位印尼同學就用微波爐煮白米飯。他的微波功力真不賴,叫我佩服不已。煮出來的飯,不過乾,不過濕,恰到好處。熱騰騰,香噴噴,我看不來跟電鍋煮出來的有什麼兩樣?(嗯,除了營養都被微波掉了之外。)

令我魂縈夢繫的故鄉味和過去的生活經驗已經昇華成為精神食糧,卻不會羈絆我、阻擋我前進與成長。

事實上,我已經很少用電鍋了。自從多年前幾次用電鍋煮糙米不熟,除了煮純白米飯,我不再使用電鍋。而我先生根本連電鍋也不會用。過去一兩年來,我家幾乎不吃純白米飯,我們煮加入其他榖糧的糙米飯。在爐上煮飯一點也不難,只要火侯抓的準,不會燒出鍋粑。

回頭看看這段走出電鍋的歷程,白米也好,糙米也罷,吞油麵,嚼義大利粉,啃馬鈴薯的…都是我。電鍋?哦,不!



AJ's Rice Blend: Minnesota Wild Rice, Long Grain Brown Rice, Black Barley, and Daikon Seeds.

星期三, 1月 19, 2005

Office 2 辦公室政治 (二)


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星期二 11:52:07 AM


公司裡統轄拉丁美洲的業務經理是個北歐人,我忘了哪一國。

這個北歐人似乎十分惹人厭,周圍的同事沒有一個喜歡他的。上個月公司來了訪客,曾經與這個北歐人在別的公司共事。他對我同事拉丁美洲業務助理說:「老闆應該給你加薪!」大家笑成一團,均無異議。

北歐人不坐辦公室,經常出差,公司在他家中設立家庭辦公室,他也偶爾才來公司一趟。兩星期前,惡名昭彰的他,來公司坐了一星期辦公桌。實在太稀奇了,同事們議論紛紛其中蹊蹺。我頭一次和他見面,並沒有機會說上幾句話,實在看不出他是怎樣的惡劣。不過,他突然到公司上班一事,的確叫人好奇。

同事傳聞英國人被炒魷魚跟他有關。英國人本來是他的上司,但這個北歐人和總裁有交情,經常越級報告。果不其然,英國人離開不過三星期,昨天內部通告下來,說北歐人被任命為新任出口業務課長。

之前英國人的職位頭銜是外貿部總經理,總管國外分公司一切事宜及出口業務。公司把這個職位刪去後,將國外分公司一切事宜交給駐外經理。至於從美國出口的業務部份,則暫時交給行銷總經理。大家都知道出口業務需要專人管理,不可能讓行銷總經理接手太久。

外貿,出口,這...不就是換個名稱?從部門總經理變成課長,小了一階,公司薪水少付許多。我們公司的股票有上市,重大的人事變動必須對外宣佈,但是任命小小的課長就不必經過這道手續,多方便?

北歐人管我輔助的外籍業務人員,卻不是我們幾個外貿業務助理的上司。之前提到過,公司最近的改組和人事變動很奇怪。是不是為了踢掉英國人舖路呢?先把我們幾個轉到新部門,趕走英國人,除去外貿部,重組一個出口課。我猜想,上面不多久就會來對我們說,新部門受理的事務太廣了,外貿業務助理還是應該分在出口課才對,然後把我們轉去出口課。

星期三, 1月 05, 2005

Do you speak American? 你說美語嗎?




我先生的外婆常常問:do they talk American? 問我的台灣親戚朋友某某某會不會說美式英語?我想不透她為什麼不說:do they speak English? 老人家說話是很傳統的,其來有自,我不是學者,沒有解釋。

外婆的習慣用語,不過是美語的多樣性中一個不引人注意的例子。我主要的目的是介紹今天在美國公視首映的三小時紀錄片:Do you speak American?

即使在台灣的朋友無法觀賞到本節目,也能上美國公視網站玩玩與本節目內容有關的測驗遊戲,閱讀相關資料。好比,Where is the Speaker From? 網頁,你可線上播聽一些句子,填表猜唸句子的美國人是哪個地區的人,隨後馬上可看解答。另外還有 Test Your Vowel Power 單元,看看你能不能聽懂人家說什麼字。你對美國的口音有興趣嗎?自認了解嗎?來試一試聽力吧!

又比方說,你在 Track that Word! 網頁上可以讀到許多流行用字俚語的出處。

想知道美國人經常唸錯哪些字嗎?

公視為這個節目規劃的網頁及連結真是太有趣了,趕快去瞧瞧哦! ↓
http://www.pbs.org/speak/

星期三, 12月 29, 2004

To Meat or Not To Meat... 葷與素


大姊結婚將近八年,今年是大姊夫頭一次跟她一齊回娘家過聖誕節。他是我們家族裡出名的大「忙」人,為了不影響大姊夫妻感情,我公婆從來不多問。

大姊夫難得來作客,我公婆儘量和他聊天,使氣氛熱絡。

「親家翁改吃素有一年了吧?還習慣嗎?會不會想念香嫩多汁的牛排?」公公不知是喝多了還是怎麼地,哪壺不開提哪壺地問大姊夫。

大姊夫笑笑:「我父親的確有幾天難捱的日子。」

大姊趕緊打圓場說:「他父親受他母親愛動物之心影響,所以...」

公公回:「你去年跟我們提過啦,我只是好奇進展如何!」

大姊接著又提,最近親家們目睹牛群在嚴冬中被送去屠宰場的景象,更堅定他們吃素的選擇。

公公馬上說:「我在農莊長大,小時後我們很窮,肚子餓了就得殺、雞殺牛來吃,想都沒有人會想吃肉的不對的。」

「嗯,我愈來愈有慈悲心,也覺得那些動物可憐...」換婆婆來打圓場了。

公公道:「我不是不懂你說的慈悲憐憫,但是吃肉怎麼有錯呢?」

大姊答:「爸,沒有人說吃肉有錯呀?我們今天的大餐不就是豬肉火腿嗎?」

一時之間場面很是尷尬。

不過,我等這個話題也等很久了,靠著酒膽,顧不得氣氛尷尬也加入舌戰。

我對大姊說:「我跟小江當了很久的 flexitarians (註) 你不是不知道,可是,愛動物/不殺生的說法沒辦法使我信服而完全轉成素食者,因為我一直認為植物也是生命,吃素一樣是殺生。我無法認同殺植物可以殺動物不可以的邏輯。我不能說何者生命比較高貴。」

此話一出,沒人再繼續葷與素的話題。

想想,那對大姊不公平,畢竟她不是素食者,我對她起什麼鬨?

然而,我也不是刻意要和素食者爭辯。不管人們因為什麼理由吃素,我絕對尊重。這裡不過想指出沒把菜/植物認真地看成生命是個盲點。

植物也許不會動,不會發聲,沒有腦,無所謂智慧可言,但是他們提供人類氧氣,醫藥資源,延續人類生命,何等高貴?對愛好園藝的人,應該跟寵物沒兩樣!當你在田園散步,被花花草草環繞,賞心悅目,消除煩憂,你有沒有想過吃這些植物是不對的呢?(暫不討論有毒或不可食用者,我不是存心抬槓來的。 ^^” )

當春天來臨,大地復甦,花草樹木回生,那種生生不息的力量,難道不曾給你一絲感動?

我們多次遊覽位於華盛頓州的聖海倫國家紀念公園,二十多年前火山爆發,園區燒熔成焦土。多年後小花短叢漸漸生長,昆蟲動物也慢慢移居回來。

植物為動物墾荒,勞苦功高,卻多被我們踩在腳下。

有人說植物沒有靈魂。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的文化這麼流傳的話,我們不會有樹精、樹神、花精、人參精...的傳說,也不會有所謂的「靈」芝。

我曾讀到有少數素食者感到沒必要殺害植物生命,所以只吃植物的果與籽。他們被稱為果籽素食主義者 fruitarian(s)。他們不食植物根莖,豆芽也不吃。(請參考 http://www.thenewearth.org/fruit.html) 像他們這樣盡其所能尊重所有生命型態,的確很讓人景仰。但是有幾人能做到呢?又,每個人體質不同,為了營養不夠均衡的緣故必須吃其他東西,而出現為難局面,要怎麼辦?

儘管我為植物喊冤,自己沒辦法做到果籽素。既然我吃被殺死的蔬菜,在道義上沒有餘地譴責葷食者殺生。事實上,素不素在我家從來不是道德上問題 (moral issue)。

葷素食者相互譏諷尋常如家常便飯。我要對素食者說,別忘了植物也是生命,而且是很高貴的生命。我也要對葷食者說,少吃點肉對自身健康有好處,減少環境污染對大家都好。

你家吃什麼是你家的事;我家吃什麼是我家的事。葷葷素素各有所好,不用為難人家。


註:

flexitarian => 指絕大多數時間吃素偶而吃葷的人

Next, Recycle Bin! 下一秒鐘,回收筒見!


提到我公婆特愛居家整潔,公公更是自成一格。

他常教訓他的幾個孩子包括我,說:「你要懂得把東西扔掉!」

公公的至理名言是「簡單就是福」。家裡的裝飾他不太管,如果收拾不如他意,他可會叨叨唸個不停。像家裡的郵件報章雜誌,堆的整齊他還會嫌亂,原因是東西太多,他看了會抓狂。咖啡桌上放兩本雜誌就好了。早上報紙看完,他才不問家裡有沒有別人要看,不到中午就進了回收筒。一般郵件他沒那個閒功夫一封一封看清楚,只要是長的像廣告信的就拜拜。他曾把親戚寄來的禮卷和我們訂的雜誌丟掉。好心痛哦!

想要收集剪報出版物,在他家幾乎不可能。不管我們把報紙藏在哪裡,他都會翻出來扔掉。真有他的!只有裝箱進了儲藏室的物品他沒事不會去碰。

你大概猜到了,我公公沒有什麼收藏品。爺爺過世後,他和兄弟們賣了老房子,所有的遺物他通通不要,還是我婆婆硬留了一些奶奶的手飾,不然除了照片,公婆家沒有什麼爺爺奶奶傳下的東西,沒賣掉的全在叔叔那裡。

物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每個東西有它的用處,沒用的或用不上的何必留著?公公不懂禪佛,但他對物質沒有過多的留戀。我想他是個實際的人,他的情感用在對人,對物的成分少。他當然懷念爺爺奶奶,可是不需要睹遺物思人。

婆婆對公公的偏好已習慣了幾十年,東西不見的話,就再去買。我們在他家住時,每天都會去翻回收筒...

星期二, 12月 21, 2004

Melon Skin 西瓜皮


小的時候吃完西瓜,妹妹總愛將整張臉栽進皮裡抹上一抹,討一陣清涼。夏天放學回家後來一塊西瓜,止渴消暑,使人暫時忘了左肩頭被書包壓的一陣青。

「我從來沒見過有人這麼愛吃西瓜的。」小江取笑我好幾次。

他的記性真不好…

來美國後我就很少買西瓜了。並不是因為這裡的西瓜不好,而是一個人吃不多,吃多了可會鬧肚子。若是買切好的水果拼盤又嫌不新鮮。可能有好幾年的時間我根本就沒吃到西瓜。

小江本人對西瓜興趣卻卻,結婚快七年了,一直到幾個月前我才發現可能成因。原來,我婆婆討厭西瓜。他們家從來不買西瓜,而小江對哈密瓜過敏,對於其他的瓜類水果如香瓜、哈密瓜,他們幾乎不會去買。真的是與瓜無緣的一家。

前幾年我們住在波特蘭時,夏季農夫市場裡販售當地種植的瓜果,大小紅、黃、橘色肉西瓜,香瓜、哈密瓜,不知名的瓜應有盡有,且香甜可口。我開始買一些回家,小江也才多有接觸。

「你怎麼那麼愛吃瓜呢?」小江問。

會嗎?

過去兩年住聖地牙哥沒有吃到滿意的西瓜,哈密瓜勉強可以,說來很讓人失望。我一直以為沙漠種出來的瓜會滋味很棒呢,大概沒買對。改吃其他當地盛產水果。

我們在八月底搬回中西部,暫與公婆同住,正值西瓜產季,我當然不願錯過夏末列車,順便解解過去兩年積下的饞。

想著我們有四口人,半個大西瓜應該很容易解決。所以某日興沖沖地從農夫市場抱了半個非洲品種的橘肉西瓜回家。回家之後才發現婆婆根本不吃西瓜,公公一臉可有可無的樣子,小江只等著喝西瓜冰砂,就我一個人有興趣實際上去吃那半顆碩大的西瓜,大約七公斤重。

冰箱放不下,我只好馬上切塊。看著我一刀刀切開的西瓜皮,婆婆趕忙阻止我把它們丟進垃圾筒,要我另外裝到空塑膠袋,而且得包雙層。最後這些雙層袋裝的西瓜皮被送進了冰箱冷凍庫。

等等,冷凍西瓜皮有什麼用呢?能拿來消暑嗎?

嗯,不吃西瓜的婆婆自然沒有瓜皮秘方。因為這裡住宅區垃圾一星期收一次,西瓜皮又厚又大,沒辦法用 garbage disposal 攪碎沖下下水道,所以先冷凍起來,等垃圾車來了才拿去丟,省得積在家中垃圾箱發臭招蒼蠅。

公婆家中凍庫堆了一包包吃剩的雞骨頭、壞掉的食物,還有…西瓜皮。假如垃圾車來時忘了把冷凍垃圾拿去扔,就得等下週。有幾次我們忘了清凍庫,冷凍垃圾留了有一個月之久。有時候我們也搞不清楚袋裡到底是食物還是垃圾。

西瓜皮體積大,在冷凍庫很佔地方。第一次冷凍瓜皮我還不知好歹,沒看出婆婆不高興。大西瓜吃完後隔了幾天,我又買了個小西瓜回家,這才警覺婆婆不樂意的神態。除了瓜皮處理上有些麻煩之外,她也不喜歡切西瓜時汁流到流理台的景象。我們清理善後並不夠,婆婆又親自把廚房刷了一次。經過這兩次折騰,我再不敢買西瓜去公婆家了。

不單是瓜皮,婆婆似乎對我跟小江在她家作菜有種怕怕/敬謝不敏的感覺。別誤會,她喜歡吃孩子們作的菜,尤其小江的兩個姊姊都是現代美食家,小江本人則被推崇為家裡的健康飲食專家。她宴客時通常都會參考孩子們作過的菜。只是,清理善後部分工程浩大,並非我們不幫忙洗碗,而是她一看到那些鍋碗瓢盆就頭大。

平時,她跟公公兩個人吃的很簡單,一週外食三、四次,就算在家裡煮也動用不到什麼廚具。而且,她們特別注重整潔。婆婆是房地產經記人,家裡常有人來訪,儘管人家只停留十分鐘,她也會來個全家大掃除,且不准在家裡開伙。雖然她們的房子只是普通的郊區樓房,可是她絕對把它當樣品屋一樣經營。

為了怕收拾麻煩不煮,或者不吃某種食物,在我看來近似因噎廢食。可,話又說回來,老中髒亂的廚房在美國小有名氣,不是沒原因的啦。有些人買房子不願意買亞洲人住過的,是怕房子裡殘留的食物氣味(如咖哩)或難清洗的油煙污漬。

我在想明年夏季是不是要學婆婆冷凍西瓜皮以維護環境整潔呢?

寫於 Summer 2004

星期一, 12月 20, 2004

Forever Xmas 永遠的聖誕節

既然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沒有不裝飾聖誕樹的道理。由於過戶手續辦的日期在感恩節前夕,我們加緊整修清理的腳步,還是差一點就趕不上在過聖誕節前把家裡裝飾一番。總算昨天婆婆借給我們一棵人造樹,不然外面商家已快銷售一空囉。

說到聖誕樹,公婆家中有三株中大型人造樹,小型及迷你型無數。今年好不容易全家能團聚一堂,她堅持要買真的松樹來裝飾。她把真樹放在客廳當主要聖誕樹,兩棵大型人造樹別放在飯廳及 family room (可以解釋成第二客廳),多的一棵就借給我們。

聖誕裝飾雖然一年一次,真要精打細算,可謂所費不恣。前幾天就有同事抱怨像樣的樹底圍裙 (tree skirt) 要 40 美元。像我們以往從來不裝飾像樣尺寸的聖誕樹,頂多用小小盆栽代替,根本沒有什麼裝飾品。除了樹,婆婆還送來六箱加兩袋的裝飾品,都是她不用的。另外,她也帶來聖誕節圖案的餐具。在她的碗杯盤餐具收藏品中,只在聖誕節用的,大約有五組全套,零星也有不少。

「你公公唸了我好多次,他不了解,不是我有聖誕裝飾購物癖,我認識的太太們都有很多。」她笑說。

是呀,總不能每年都裝飾的一模一樣吧?這些裝飾品年年累積,愈積愈多。有些是親戚朋友送的,紀念價值非凡。

婆婆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約拇指長短退色的塑膠製聖誕老人,道:「你看這個破破的聖誕老公公,我才不管別人看到可能會笑,這是我奶奶給我的。」

「這個小熊吊飾是小江還是嬰兒時,鄰居太太做給他的。」

我們翻箱倒袋地把飾品全攤在地板上,這樣比較清楚到底有哪些東西可以裝上樹。有些是叔叔去外國渡假時帶回來的,有些是小江姊弟們小時後自己動手做的...充滿了回憶。

公婆家中儲藏室的一角存放的全是耶誕飾品,可比全年無休的耶誕飾品專賣店,天天都是聖誕節...

星期五, 12月 10, 2004

Office 1 辦公室政治 (一)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星期五 4:30 PM


今天我的上司 (英國人在美國工作) 被炒魷魚了!(哪有老闆在耶誕節前炒人魷魚的嘛!) 他昨天下午接到通知,我們外貿部的同仁今早才知道。他一早來公司,帶了聖誕禮物給我們外貿部的同仁,收收辦公室裡的私人物品就走了。

這對外貿部的前輩是相當大的打擊,四個女人哭成一片。能讓我這位六十歲精悍如虎,威鎮四方的前輩落淚不已,可以想見我那個英國人的風采。

我來這家公司面試時,最初是和這位英國人 (外貿總經理) 洽談。而剛好在那時,公司決定改組,把我應徵的外貿助理職位編派到新成立的「全球服務部」。這位英國人不再管理外貿助理人員,只統轄外貿業務人員。因為這緣故,我後來又得和新上任的全球服務部總經理面談。公司拖了幾個星期才正式下聘書。

說起來有點奇怪,我的職務和駐外國的業務人員息息相關,可是總裁覺得國內與國外客服文書處理方式應該統一,所以成立一個新的部門,把貨運客服文書有關的人員編派過去,而業務部門只剩業務人員。

這位英國人外貿總經理的職務被刪除,我們總裁把駐歐洲的經理升為國外總經理,管理所有駐外單位。這樣看來好像精簡人事,非常有理。但是他人遠在法國,而且管的不只業務,溝通上多少會有延遲就不提了,我們有問題時也不能向他報告,因為他不是我們上司。而本來英國人所管理的外貿業務人員則暫時歸給行銷部總經理管。我們每天和外貿業務人員一起工作,遇上溝通意見不合的問題,卻必須向我的直屬上司全球服務部經理報告,然後,全球服務部經理與行銷總經理洽談,最後,由行銷總經理與外貿業務人員溝通。天呀...

我們內部傳聞這個英國人和總裁不合;總裁對下面的說法是不滿意外貿業務走向。但是為什麼不是只換人就好卻要把整個職位刪除了呢?

我的外貿助理前輩們和這個英國人一起工作差不多有一年了,據她們說他擁有豐富的外貿經驗能將各種為難的情況處理的極為恰當。更重要的是,他十分尊重下屬的意見,也很會照顧下屬。到我加入這家公司時英國人已經不是外貿助理的直屬上司了,但是我們還是常常去麻煩他,因為我們的新任直屬上司全球服務部經理根本還搞不清楚狀況。雖然和這個英國人相處只有一個多月,我完全能了解為什麼我的前輩們會那麼傷心。

再者,除了英國人被炒魷魚之外,最近我們公司裡更有許多人事變動。像我們在下層職位的,不情楚公司的未來方針,不知道我們會不會是下一個走路的?

英國人丟了差事,我並不特別為他難過,因為他的年薪有二十幾萬美金,餓不死。股市資料有公佈,不是我去挖小道消息來的啦。憑他的資歷,應有許多大公司爭相邀聘。可歎的是,我們不但是失去了一個好上司,公司又再改組,我們未來的日子非常難料!

星期三, 11月 24, 2004

No Time 分身乏術

八月初時小江和我辭職,準備搬離聖地牙哥。原本想深入墨西哥巴哈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 Baja California) 玩幾天,因為時間不夠充裕,只在恩森那達 (Ensenada) 過夜,算圓了住海濱別墅的夢。其實是很簡陋的旅館,沙灘很小也不美,但品嚐當地小吃卻十分過癮。

搬家兼旅遊,我們從聖地牙哥開車到拉斯維加斯過兩夜,經過猶他州的錫安國家公園 Zion National Park,繞一圈大峽谷北緣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North Rim,本來也想繞道去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甚至停留鹽湖城 Salt Lake City,因為被徵召去伊拉克的堂弟要被送去出海前集訓,我們得趕去伯父為他安排的餞行餐會。所以繞過大峽谷之後就經由科羅拉多開去內布拉斯加州了。離開聖地牙哥六天之後 (八月下旬),我們回到了中西部。

「回家」後不久,為了慶祝公公六十大壽,我們全家在明尼蘇達州北邊接近美加邊界的泛獨木舟聖地渡過了五天小木屋假期,回程時在大姊家小住幾日。其後,又去愛荷華參加婆婆祖母娘家的家族聚會,另外也探望了小江的外婆。那幾天坐在車裡的時間比站著還多。

等到有機會喘口氣時,已經九月了。我們這才正式開始找工作。我當時估計可能會在家吃幾個月的閒飯,剛好可以寫幾篇米蟲牢騷。時運可濟的我,去了四家不同公司面試,在十月一日接到聘用通知,一週後上班。這期間還陸續收到面試通知。因為已有聘書,我就通通回絕了。沒想到有另外一家公司也表示想錄用我,因為內部改組,不能馬上下聘書。這家公司的職位我比較喜歡,但是沒有聘書人家講的再好聽也沒用。難道我該放棄已有的聘書,傻等嗎?我對他們表示,我為他們公司服務的意願極高,但是我不能無限期的等。他們知道我已經決定去某公司上班,卻仍表示一旦公司聘用決定下來,絕對以我為第一人選。

新工作上任後兩星期,另外一家公司的聘書來了,使我陷入為難的局面。主要因為新工作的上司非常和藹可親,溝通容易。職場中能遇到好上司多憑運氣,我有這等好運,怎捨得?然而,另一家公司的職位在外貿部門,有可能會運用到中文,是個不可多得機會。所以我硬著頭皮跟才就職兩星期的公司辭職,而我那和藹可親的上司,到底他自己被挖角的經驗多次,十分體諒人,隨我哪天走都行。

到了這外貿部門上班才知道累,畢竟我沒有外貿經驗。人家看中的是我的語言能力和辦公電腦技巧,其他的都可以學。如今我已經工作四星期,東西學都學不完。一個同部門的前輩,做了四年還有不知道的。不過,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我們的外貿部就像迷你聯合國。主管到下屬之中,有英國人,法國人,埃及人,我這個華人,及駐外國的雇員。而美國人之中,來自美國各地,土生土長的中西部人反而占少數,這種情形在本地的公司是不多見的。

過去五年在西岸工作,被公司隨便穿的制度壞了,牛仔褲T恤都行,不須特別治裝。在奧馬哈可不一樣,多數上班族著正式西裝套裝打扮。近年來許多名牌時裝紛紛推出小個子尺寸,但是在此地,我買衣服鞋子還是會遇上點困難。又,天愈來愈冷,我們仍保留著從前住中西部時的冬衣,因為過去五年在西岸用不太到,有些收在箱子太久被蟲蛀,有些則是物舊不經用。十年前我從台灣帶來的雪衣還在,純粹紀念價值,不能穿了。添購冬衣也成了一項必要任務!

三個月了,我們還跟公婆住。嗯,是這樣的,我們有了工作,下一步便是找房子。我們最近為了買房子各項事宜忙得不可開交,有機會再提。總之,除了工作,我們的空閒時間多拿去料理房子的事。想想,我真的蠻幸運的,在這麼不景氣的時候,一個月就找到工作,從而準備購屋事宜,實在感謝老天!也許我們要忙到過 2005 新年才真正能穩定下來。一直想逛去網友的留言板打聲招呼,真的沒辦法。就只能先貼貼我的近況啦!


星期六, 7月 24, 2004

Golden Summer 金夏


小江從上星期就一直唸要去買鮪魚。這家魚販的東西新鮮又便宜,通常一包五美元,大概有一磅重的魚肉 (fillet 腓力 - 去皮無骨)。他們在好幾個 Farmer's Market 擺攤,可惜多半不是在假日。上週日去 La Jolla 撲了個空,他就嘮叨個不停,因我下班時間早,要我趕去週四在 North Park 的 Farmer's Market。

從我家走去,單程可要二十五分鐘,等公車花的時間不如走路,所以我索性頂著大太陽去了。下午六點的陽光還是很強的,不過沒白費力,老闆想早收攤,特賣,三包十元還外送個 Tuna Dip。我撿到便宜,選了Albacore Tuna、Yellow Fin Tina、Yellow Tail Tuna 各一包。

小江在休息時間打電話回家,說買了新鮮的魚要馬上吃。本來我以為他要我去買回家冷凍存貨的。這下可好,已經週四了,家裡存糧不多,要怎麼配呢?

前幾天煮的 capellini (義大利麵條比 spaghetti 細) 還有一半在冰箱,可以做西式涼麵,醬是在搜括冰箱現有的材料後發明的。鮪魚配 Mango Salsa 挺好,以前做過,但是這天家裡沒芒果,急中生智,便用罐頭鳳梨和才買不太熟的水蜜桃代替。

不多久我就有了看似美食的菜單了:
Grilled Albacore Tuna with Pineapple & Peach Salsa
Fresh Herb and Dijon Mustard Pasta Salad
Fresh Cherry Tomatoes

因為食材多是黃色,就叫它金色一夏 Golden Summer。

《材料如下》

Pineapple & Peach Salsa (鳳梨蜜桃莎莎醬):
Pineapple, Yellow Peach, Diced Sweet Onio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Red Wine Vinegar, Fresh Lime Juice, Mexican Hot Sauce, Avave Nectar (sugar or honey will be fine), Salt, Fresh Ground Pepper.

Fresh Herb and Dijon Mustard Pasta Salad (洋芫茜法式芥茉醬口味義大利涼麵):
Chopped Parsley, Jack Daniel's Stone Ground Dijon Mustard, Red Wine Vinegar, Fresh Lime Juice, Sherry (wine), Water, Salt, Fresh Ground Pepper. (天哪,這中文譯名也太長了點,我看我還是不要翻譯好了。)

怎麼會想到用 Jack Daniel's Stone Ground Dijon Mustard (含威士忌口味的法式芥茉醬) 呢?嗯,就是搜括冰箱剩東西的結果呀。醬調稀後,芥茉味很淡,蠻爽口的。

哈哈,實驗結果大成功。不好吃的話,我也不敢貼出來了。酒配 Charles Shaw 2002 California Shiraz ,還算可以,也是家裡有的配上一對,並沒有特別費神去找最合適的酒款。瞎貓碰上死耗子,巧!